热门推荐
2024年7月热点时评素材汇总+时评
2024-10-31 19:23

2024年7月热点时评素材汇总+时评

01、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南方都市报     

2024年07月02日柳宇霆
在中外电影中,“人皮面具”是很常见的道具。情节的起伏,剧情的反转,很多要靠一张薄薄的“人皮面具”。如今,电影中的桥段,竟然在现实中重演。据报道,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接到居民报警后,上海闵行警方迅速行动,次日在外省某地将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人皮面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该词语已被系统屏蔽,但更换关键词比如“硅胶面具”,就能看到不少商家,所售产品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不但种类繁多,而且设计各异。顾客只需提供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  

在网上,公众对于“人皮面具”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人认为,“人皮面具”本身并没有问题,所谓的硅胶人脸面具,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科技产品而已。就算是坏人拿着“人皮面具”干坏事,那也是坏人的问题,板子不能打在“人皮面具”的身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皮面具”还真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事物。我国民法典严格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具体包括了肖像权、隐私权等子权利。如果仿照他人相貌,制作人皮面具,并且对外销售,就是明目张胆触碰法律红线,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如果“人皮面具”真是“创造出来的面孔”,现实中没有谁能对号入座,也不能听之任之。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人眼识别甚至面孔识别的法宝都统统失效,这就意味着,那些不法分子能凭借这些以假乱真的硅胶面具,轻松躲避安防系统的监控,或者躲过执法部门的行动,造成更多难以侦破的案件。对于公众来说,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对于职能部门,这是难以容忍的。  

“人皮面具”的制造者们,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公众安危,肆意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益,显然是在玩火。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声称可以高度还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一个巴掌拍不响,网络平台无疑是这些乱象不容忽视的推手,那些对乱象听之任之,甚至助纣为虐的网络平台,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是说,每个网络平台都应该是福尔摩斯,都应该是公安机关,对不法商家的行径都能了如指掌,但作为法律明确规定,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面对如此嚣张的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媒体都能发现,平台却蒙在鼓里,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得不好,也可能打开潘多拉之盒。平心而论,硅胶人脸面具并非天然的“危险品”,如果在电影制造、心理疏导、游戏等场合使用,可能不无效果,可一旦为别有用心者掌握,就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  

面对“人皮面具”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应该介入,严肃查处违法的人和事,形成强烈的震慑态势,让不法分子及时止步。电商平台也应发挥应有的“探头”和“稳压器”作用,第一时间消除形形色色的苗头隐患。对于商家,应看清“人皮面具”存在的风险,依法操作,别让科技产品在无尽的贪欲下变了味。
硅胶人脸面具  须源头上加强监管

《钱江晚报》评论员 项向荣
据法治日报报道,上海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同时,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进行伪装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  

硅胶人脸面具由特种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最开始用于影视表演和角色扮演,或是满足一些人对于疤痕遮盖、容貌修复的需求。(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不同于以往孩子们玩的孙悟空、猪八戒或动物面具看上去就是一眼假,如今的硅胶人脸面具几乎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用几秒钟就能“换脸”。  

一些商家还提供面具、头套“私人定制”服务,核心卖点即“超逼真”,只需要提供一张面部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一张“别人的脸皮”。有买家称,戴着硅胶面具还可以通过上下班人脸检测打卡。  

硅胶人脸面具的滥用首先会带来涉嫌隐私权受侵犯的问题。如果人脸面具是模仿特定他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制作,并未获得肖像权人的同意,此类面具的使用可能导致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受到侵害。  

更令人担心的是,硅胶人脸面具容易被心怀叵测的人当成犯罪用的“画皮”。从既往破获的一些案件来看,这些“逼真的脸皮”被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成为诈骗、盗窃身份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犯罪活动的工具。比如,有人戴着美女的脸皮在网络上聊天,为的是诈骗。  

硅胶人脸面具一旦滥用,就会威胁到个人的安全感。硅胶人脸面具模仿生物特征已涉及多重风险,试想,在你生活、工作场景中,突然身边又出现了另一个“你”,并且连人脸识别系统都无法识别出,是不是有些可怕?一些影视剧中的镜头若变成了现实,有可能成为许多人的噩梦。对于硅胶人脸面具的制作销售和使用存在侵权、违法的较大风险,有关部门应当重视。  

目前我国虽已有相关法律对侵犯个人隐私、肖像权等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对于硅胶面具的生产、销售、使用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规定。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仅要明确硅胶人脸面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规范,还应将高仿真人脸面具列入特殊商品类别,并设立严格的备案制度,要求厂家在生产时建立、完善档案,从源头上加强治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02、同是变身
食品生产和运输  不该有监管死角  《钱江晚报》评论员 项向荣
近日,关于运输公司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司机向记者透露,有不少运输罐车在运输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时,存在运输混用且不清洗的情况。这种以牟利为目的,对大众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置之不顾的行为,遭到网友的谴责。  

化工类液体和食用类液体的类别、性质完全不同,怎么可以这样运输?据专家介绍,煤制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等成分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中毒。(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而罐车不清洗,势必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这种被污染的食用油进入消费者的身体,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想必不用专家解释,也是人人皆知。如果有罐车运输高毒化工液体后,就直接用来运送食用油,那危害性更是无法估量!  

为了节约四五百元一次的清洗费,罐车司机竟然这样违规操作、“一车多用”进行运输,实在过于明目张胆。这个食品安全的“隐秘角落”,倘若不是媒体曝光,一般消费者或许都难以想象,在这么一个环节中,竟也存在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问题。看来,有关部门在运输监管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  

有关专家透露,目前,我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一部推荐性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其中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由于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对厂家约束力有限,也因此导致运输监管部门执法不力。这一漏洞亟待堵上。  

事实上,即便没有运输强制性标准,也不意味着对食用油运输没有任何法律和监管依据。比如《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明确规定,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对于这些规定,从事运输的司机以及所属企业不应该不知道。更何况,运输化工液体的罐车不能直接用于运输食用液体,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可最终,为了自身的一些利益,这些司机和企业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和责任。面对这样的乱象,仅仅靠呼吁运输企业加强自律显然不够,加强食品安全运输管理,必须要用重典,如此才能震慑住一些人的趋利之心。  

切记,食上面是个“人”,下面是良心的“良”,从事食品生产及相关行业的人要有良心,有社会责任。
运煤车变身毕业设计,灰头土脸中藏着希望的光

南方都市报  2024年07月04日 胡一刀
近日,有媒体以《父亲的运煤车,开到了女儿的毕业展》为题讲述了一件毕业设计作品背后的故事。李晴是中央美术学院一名应届毕业生,她的毕业设计与父亲开过的一辆旧卡车有关。按照国家标准,这辆车本应在8年前就被回收、拆解、销毁。旧卡车以前没有名字,在山西省阳泉市,它运煤、运水,和村里30多辆卡车一起,灰头土脸着,也维持着主人的生活。今年5月,它被运到北京并且有了名字,叫“被黑簇拥的蓝”。车斗里贴上马赛克瓷砖,装满水,水倒映着天的蓝,漂着彩色的泳圈。  

静态的卡车并不是这件毕业设计的全部,它还包括与卡车有关的一些视频与照片,更多的意涵,作者希望通过人与旧卡车的互动来完成。视频中,戴上黄色安全帽、脸上涂黑的煤矿工人泡在由卡车斗改成的水池中,对着镜头比“耶”,露出白花花的啤酒肚,时不时发出笑声。这背后的深意则是:在煤矿工人那里,当地不富余的水资源都是用来为工作服务的,比如从矿井升到地面后的个人清洁,如今希望他们可以多一点放松和享受。  

作为毕业设计,这件作品当然藏着作者的小心思:一是致敬父亲,父亲靠这辆车营生,支撑了作者学艺术的费用,“没有这辆旧卡车,就没有作者的今天”。以旧卡车为载体做毕业设计,意味着自己不忘本,心怀感恩;二是期待父母借此理解自己的专业。作者就读于美院的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何谓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一直埋头在煤矿里刨食的父母并不清楚,通过这件作品与父辈对话,或许可以让父母理解一二。当然,这些“私心”一点也不妨碍这件作品表现出来的公共价值和积极意义。  

首先,这体现出了年轻人对“近处”的关照和关切。一定程度上,运煤车代表的并不仅仅是父辈的职业生涯,也寓意了煤矿产业以及煤矿工人的命运沉浮,如何让他们更加体面地劳动、有质量地生活,在忙碌之余,有闲暇可以享受生活的馈赠?或许暂时还没有很好的答案,但坚持探求下去就一定能找到。  

其次,以建设性而不是批判性去面对家乡的不完美。作者考到北京上大学,跟同学讨论当代艺术,四处看展览,油然会感到一种“落差”,因为“家乡阳泉只有一个展览馆,大街上的年轻人也很少”。开了眼界之后,是义无反顾选择流光溢彩的高处,还是不忘灰头土脸的来处?从报道看,作者选择了后者——在获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后,作者选择了乡村美育、社会振兴的读研方向,她打算“基于乡村现在的面貌,去做艺术创作,赋予它们艺术价值”,这是她计划为家乡做的下一桩事情。  “黑”是煤炭,“蓝”是建立在“黑”之上的美好明天,这是作者对把毕业设计起名为“被黑簇拥的蓝”的解释。黑是写实,是对灰头土脸生活状态的一种抽象描述;蓝则是憧憬,是眼里对未来的光。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女生面对“高考能不能让贫困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到大城市”的提问,犀利地表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说摆脱一个贫困的家乡。”该怎样帮助家乡“焕新”?让家乡的问题被看到,然后用自己的专业去为家乡赋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乡看到更多的光和希望,这是李晴的个人选择,也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参考答案”。

03、山河破碎
直播误用“山河破碎”遭网暴:不必如此上纲上线

红网 作者:周生杰  2024-06-30
6月29日,东方甄选主播石明就在贵州行直播中发表的用“山河破碎”这个词语进行回应,称自己完全出于无意,并对自己的用词不当向公众致歉。在之前直播间中,该主播在介绍贵州旅游时,使用了“山河破碎”来形容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这一用词引发了部分网友的不满与批评,认为其不恰当地引用了一个原本形容国家动荡的成语来描述自然景观,有声音质疑这是对贵州形象的抹黑,甚至认为是不爱国的表现。
笔者认为,主播文化水平固然有待加强,但不应该让如此恶意揣测的舆论风气盛行。深入分析此事件,我们应该冷静和客观地看待这一争议,从中汲取教训,促进网络环境的正向发展。
“山河破碎”在传统意义上确实关联着国破家亡的沉重背景,但在现代语境下,它也被灵活应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崎岖多变,正规媒体在报道某些地形复杂地区时,也会采用这一词汇。在新周刊的一篇《贵州:从今天起,你无法将我遗忘》贵州宣传文章中,也用到了“山河破碎”形容贵州的地貌。在直播间中,我们也都十分明白主播使用该词想表达什么意思,初衷并非恶意,大可不必恶意揣测,说错一个词便喊打喊杀。批评正常,但是就此展开全方面的指责,甚至套上不爱国的帽子就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对此保持开放和理解的态度,避免过度敏感和指责。
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应当承担起塑造健康舆论环境的责任,不应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而刻意放大个别事件,制造不必要的对立和争议,这种行为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公共注意力资源,还可能破坏良好、友善的讨论环境。平台方应倡导理性讨论,鼓励多方客观讨论,不带节奏,不要成为情绪宣泄和无端指责的温床,如果我们友善地指出错误,科普此词的用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贵州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其魅力绝非几个字眼所能轻易撼动。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一个错误就改变对贵州美好山川的看法,在此事发生后,贵州文旅删除了东方甄选相关的视频。在这一事件中,贵州文旅也应该更加大度一些,不害怕舆情,大胆面对讨论,对于主播的小错误可以宽容理解。
我们应该自信、包容看待网络平台中的语言或文字错误,错则改之。各类媒体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互联网舆论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塑造,应该引导大众进行客观、友善的评价,而不是为了流量刻意抓取小错误制造矛盾,消耗公众的注意力,这样绝不利于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东方甄选“用词不当”源于“用心不足”

来源:红网 作者:李蓬国 编辑:田德政 2024-06-29 15:02:03
#贵州文旅删除东方甄选所有视频#冲上热搜第一。6月22日,东方甄选走进贵州肇兴侗寨,本想与游客共赏山水之美,却不料因主播一句“山河破碎”形容地貌,再加之对高温与蜘蛛的调侃,反而让这次文旅宣传变成了劝退游客的“反向操作”。目前,贵州文旅官方已删除了与东方甄选相关的所有视频。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主播明明(石明)6月29日在微博回应此次争议。他表示,由于用词不当表达不严谨对很多人造成的困扰,其向公众致歉。(6月29日 极目新闻)
从俞敏洪说东方甄选“乱七八糟”,到主播误用“山河破碎”,东方甄选一再陷入“用词不当”的舆论风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用心不足”。
众所周知,东方甄选是随着董宇辉的一夜爆红而火起来的。但由于“小作文风波”,作为东方甄选“台柱子”的董宇辉已经离开东方甄选,另类门户搞“与辉同行”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方甄选的人气随着董宇辉的离开而下降,已经成为事实,而且难以逆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东方甄选还想要维持“文化+带货”“情怀+带货”的IP,从而保持其影响力,那么,就应该多下功夫。特别是要用心培养新的主播,通过各种办法努力提升其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但是,从此次主播“用词不当”风波来看,东方甄选的“用心”程度远远不足。“山河破碎”是什么意思,这是中小学生都懂的常识。但涉事主播却把它理解错了,居然在宣传推介地方的时候,误用来形容它的地貌。
如此“望文生义”,说明涉事主播用心不足,准备不充分,而且文化素养相对薄弱。正如其在事后道歉中所说的,“因为水平有限,学识简陋,表达总有词不达意,偶尔还有引起误会的情况发生。”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近日,东方甄选另一名主播顿顿在直播间公开表达不满,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第一。该主播明确指出自己最近对公司管理上有些失望情绪,例如公司开新账号完全不跟主播商量沟通,出现互联网舆情时公司的公关部门不作为。
从接连发生的主播“公开吐槽”“用词不当”等风波可以看出,东方甄选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哪一个主播的身上,而是由于其在管理上有所弱化,在定位上有所偏差。
就连俞敏洪本人都吐槽东方甄选做得不好,虽然他在事后解释是朋友间的谦虚表达,但也流露出对东方甄选的不满。可是,吐槽不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更不是突围的正确姿势。
从战略调整到加强管理,东方甄选都应该更加有所作为,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要加强对主播的培训和管理,而不能任由他们“放飞自我”,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他们。
打响一个品牌很不容易,维持品牌更加不易。经历多次风波后,但愿东方甄选能够吸取教训,用真心留住口碑,用真诚赢得信赖。

04、谁是星河
“魏新河”到底是谁  不能总是个谜《钱江晚报》评论员 王彬
近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事件”引发关注。公开信息显示,此人2022年至2023年报名参加了超过10场在全国多地举办的学术活动。问题是,我国并没有“辽宁理工大学”这样一所学校,“魏新河”的身份也受到了质疑。“魏新河”在报名参加学术活动时曾留过一个固定电话号码,但这个号码却是另一位“魏新河”的办公电话号码。“魏新河”是何许人也,对此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一个不存在的大学,一个冒牌的教授,一段荒唐的“学术之旅”,就这么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实属可笑。这位“魏教授”到底是谁?现在人在哪里?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所有这些到现在都还是一个谜。相关部门的确应该对此进行及时调查和回应。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魏新河”事件所带出来的问题,可不只是一个假身份那么简单。他为何能顺利参加这么多学术活动?而且相关活动主办方不乏国内知名高校。公开资料显示,在“魏新河”参加的某些学术活动中,还出现了一位合作者。这些活动的相关主办方,那位合作者以及背后的高校也需要站出来,接受大众的审视和质疑。  

一个涉嫌行骗的“冒牌教授”,竟然可以游走于高校圈、学术圈中,确实令学术界蒙羞。这么蹩脚的把戏,为什么能一路绿灯?如果只是一次,可以说是疏忽大意,这么多次都没有被察觉,这无疑暴露出相关学术活动存在审核不严、规则失守、形式主义等问题。  

有人说,“魏新河”参加的多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往往对线上参会的学者身份缺乏鉴别手段。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因为“线上”不是冒牌者存在的挡箭牌。某种意义上说,这位“魏教授”无意之中戳破了一些学术活动“皇帝新装”式的戏份。  

事实上,这两年,不止一个人,也不止一家单位发现“魏新河”的问题。去年就有人发文称:魏新河的学校不存在,其提交的参会论文复制比高达95%以上。但结果,要么是激不起波澜,要么只是取消其参加资格,最终不了了之。这也说明,对于这类涉嫌冒牌学者和学术不端的行为,业内并没有建立和强化有效且畅通的投诉、受理和惩戒机制,冒牌学者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还是太低。  

“魏新河事件”已事关学术尊严、社会公共利益,希望相关调查早日公之于众。
魏新河被查: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不可为

红网 作者:梁勇  2024-07-04
在网络监督的力量下,虚构单位、冒充学者教授身份频繁参加学术会议的“魏新河”终于被揭开神秘面纱。7月4日,辽宁省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报,确认魏新河为该局工作人员,并宣布已停止其工作。因涉嫌招摇撞骗,魏新河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的将是法律法规的严肃处理。(7月4日 光明网)
魏新河事件的曝光,再次印证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古训。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魏新河个人的职业操守问题,更引发了对公职人员职业操守和社会诚信体系的深刻反思。魏新河的行为严重践踏了学术诚信,滥用了公共资源。作为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他本应专注于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却选择背离职业伦理,利用虚假身份在学术界浑水摸鱼。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名誉,也玷污了公职人员的形象,更是对那些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学者们的极大不尊重。
深入分析魏新河能够长时间维持欺骗行为的原因,不难发现,除了个人对名利的不当追求外,还暴露出监管机制的漏洞。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在审核参会者身份时可能存在疏漏,没有严格核实其真实身份和所属单位,这为魏新河等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魏新河所在单位对其频繁外出参加会议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或即便有所察觉也未采取果断措施,反映出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力和对员工行为规范的忽视。
此事件给所有公职人员和学术机构敲响了警钟。公职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任何脱离岗位职责、追求个人虚名的行为都是对公共信任的背叛。学术机构则需加强参会人员的身份审核,确保学术交流平台的纯洁性,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各单位也应强化内部管理,敦促工作人员遵纪守规、忠于职守。
魏新河事件还凸显了社会监督力量的重要性。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都难以长久隐藏。公众的警惕性和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成为揭露真相、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这提醒我们,构建一个公开透明、人人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对于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至关重要。
对于魏新河个人而言,被法律法规严肃问责和受到社会的谴责是对其错误行为的必然回应。这一事件也警示所有人,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或利益的行为,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今社会给了每个人人生出彩的机会。但是人生出彩是建立在诚实守信、尊重规则、恪尽职守之上的。任何投机取巧、浑水摸鱼、沽名钓誉的做法,既有违社会道德,也为法律规定所不容,我们必须予以谴责。魏新河事件也许只是个案,但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职业操守与社会诚信的重要性。我们需铭记此事件的教训,坚守诚信与道德的底线,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05、锅包肉办
锅包肉办公室,这次不一样

南方都市报  2024年07月05日  小宇
近日,吉林省吉林市拟组建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招募优秀美食博主、网络大V等加入,话题在网络引发热议。当地表示“面向社会招募优秀美食博主、网络大V及有志于宣传吉林市餐饮名品的各界名人,共同为吉林市锅包肉和特色美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宣传助力”,全国首个市级“锅包肉办公室”就此进入公众视野。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提出诸如“此办公室是否增加编制”“行政费用谁出”等问题。但其实比照近年来其他城市的类似做法,大致可以判断,吉林市的“锅包肉办公室”,同河南省郑州市的“西瓜办”“馒头办”一样,都不可能是新设的独立机构,而只是某种协调议事的工作机制,可能并不会额外增加编制。吉林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时也明确表示,“锅包肉办公室”由商务局局长担任主任,是该局内设机构,不会增加编制。  

这个答复是可信的。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成为习惯和常态”的形势下,我们难以想象吉林市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突破编制审批的法律政策限制,贸然成立一个新增编制的“锅包肉办公室”,这显然不合常理。但从另一面看,人们有意识地监督一地的党政机关是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也是值得鼓励的事情,说明大家关心关注公共利益,懂得以监督的方式支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话说回来,统观刚刚在吉林市落幕的“世界锅包肉大赛”,现场活动内容还是较为丰富的——据7月1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介绍,6月29日至30日,有来自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6名选手,包括各地名厨、“八大菜系”代表人物,新加坡、印度、韩国等外籍人员参赛。另据不完全统计,自该市发布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消息以来,餐饮业掀起了锅包肉消费热潮,全市锅包肉累计销售量56万份。  

看来,这是当地在用心做一件大事。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当地是在借锅包肉打造地方城市品牌,就像淄博的烧烤、天水的麻辣烫,吉林的锅包肉也要一展身手。文旅工作对于一个地方吸引游客、提升人气、改善投资环境都大有裨益,打开一个文旅小缺口,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各地各单位各行业都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情况下,吉林市此举无疑是因地制宜、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的有特色的工作举措之一。  

众所周知,各地的美食不仅涉及餐饮业,其背后更是文化和旅游产业。把这篇文章做好了,对于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大有帮助。只要符合法律政策,不增加财税负担,政府多一些烟火气,成立个“锅包肉办公室”又何妨?  当然,还有一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各地之间的合理竞争问题。此次“锅包肉办公室”事件中,有人调侃,“虽然东北一家亲,但锅包肉最早起源于哈尔滨”。在其他地方,类似争论也比比皆是。比如在河南,2023年年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河南省方城县颁授了“中国烩面之乡”匾牌,一下子激怒了郑州有关烩面企业。数个郑州企业联合发布公开信称,“在郑州以外不存在能够获得‘中国烩面之乡’称号的地域”。烩面作为河南的一张美食名片,成了不同地域相互竞争的焦点。  这次锅包肉会不会引发类似的争议,目前看来各方还比较平静,希望各地都能平心静气看待和对待这种竞争。至于“锅包肉办公室”,但愿这回能做点实事,真正把锅包肉做成品牌,做成城市形象。
锅包肉办公室惹争议,美食该不该被“一锅包办”?

红网 作者:梁宇飞  2024-07-04
由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世界锅包肉大赛已于近日落幕。据吉林市商务局官方公众号“吉林市商务”一则名为“锅包肉:我要有办公室”的文章称,吉林市拟组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用以专注锅包肉的推广与传播工作。(7月3日 澎湃新闻客户端)
“锅办”成立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有人调侃道:“锅包肉可以成立办公室,那么天津应尽早筹备一个‘狗不理办公室’,柳州也少不了一个‘螺狮粉办公室’。”
诚然,将地方的传统美食和特色菜品推向全国并不是坏事,邀请博主、网络达人参与也有利于提高锅包肉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文旅流量的提升。但为一道菜品挂牌成立一个办公室,设立一个项目,首先难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和开支,且在该项目预期成果和具体的衡量标准尚不明确,群众不知详情的情况下,也容易让此举被质疑是“小题大做”。
如果“锅包肉办公室”可以起到吸纳众家厨师之长,大胆创新菜品做法,弘扬推广吉林地方菜,那么这当然是一件既利于吉林形象构建,又促进地方发展的善政。可要是“锅包肉办公室”以强制的行政手段对美食“包办一切”,或者在之后成为一个只重开会发文的空头机构,就会背离“锅包肉办公室”设立的初衷,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有关部门的公信力。
或许正如甘肃天水主持召开“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一样,设立“锅包肉办公室”,给美食带上编制,其实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推广传统美食,借助“世界锅包肉大赛”这股东风乘势而上发展文旅的思路。不论是淄博的“人生一串”,还是天水的“热辣滚烫”,背后都少不了有关部门的推动和宣传。给予美食发展以行政支持恰如锦上添花,但对美食发展加以行政干预就应当慎重。从美食的角度来说,其口味,做法的改进和创新,更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食客的味蕾才是评判菜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只有让“办公室”干“工作室”该干的工作,给予地方美食充足的自我完善发展空间,给予美食同各地具有不同饮食习惯的消费者们磨合的时间,“锅包肉”这一地方名菜才能走得更远。
可以明确一点是,虽然在当下借助美食出圈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思路。可也要认识到,美食氛围的营造非一日之功,推广一份菜品,不能期待给份编制然后一蹴而就。以专事专办的态度推广锅包肉代表了有关部门对菜品的认可,而一份地方菜走持续发展之路则更需要天南海北的食客出具“民间认可”。地方美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锅包肉办公室”的设立传递了一种做好地方特色美食推广的态度,这一点令人欣慰。办公室挂牌也不意味着如此便完成目标,皆大欢喜。打造一个密切联系市场,配合民间,有所创新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锅包肉办公室”,仍有需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过程。

06、隐私告急
医生传播病人裸照洞穿了医德底线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北京青年报    胡欣红
近日,有网友实名举报称,上海市东方医院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孙某新私下传播病人麻醉时裸照及180份病人手术信息。该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医院已介入调查,经了解,属私人恩怨。目前,院方已暂停孙某新医生医疗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在高度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的当下,医生私下传播患者麻醉裸照和手术信息的消息甫一传出,舆论为之哗然。人们纷纷谴责如此行径严重违背医生的职业操守,认为这种德不配位的人不配当医生。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依法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既是医生的医德底线要求,也是其应尽的法律义务。鉴于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会掌握患者的一些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依法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侵犯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据悉,被举报的孙某新拥有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头衔,作为一个资深医学专家,竟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行径,令人费解。    

据举报人余女士反映,她曾是孙某新的患者,孙某新曾两次向她发送患者被麻醉后接受治疗的照片和视频,均未打码,暴露了病人的隐私部位。此外,孙某新还在2022年、2023年分别向余女士发送过多份病人个人信息表的图片,信息中包含身份证号码等。    

孙某新为何多次给余女士发送患者的信息?孙某新和余女士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余女士为何要实名举报孙某新?孙某新还有没有向其他人发送过患者信息?这些问题涉及孙某新的主观动机、行为的客观影响以及性质的恶劣程度,这些都亟待解答。    

不过,即便孙某新私下向他人发送患者信息和裸照属于事出有因,也不能改变事情的性质。患者的信息和照片一旦被人有意无意传播出去,有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照片,倘若被别有用心者看到了,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民法典》规定,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医生只能在执业规则的范围内为了疾病的诊治使用“患者的隐私或者个人信息”,如果发生“患者的隐私或者个人信息”外泄,无论泄露形式、方式是否故意,是否获利,以及泄露是否产生损害后果,都将受到行政处罚;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将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事情并非个例。去年,有网友爆料称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友谊院区妇产科医生姜某(男性)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两张照片,其中左侧是一张患者就诊照片,涉及隐私部位且未做马赛克处理。
前年,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事件(网友爆料女患者手术期间,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男性麻醉医生偷拍)更是引发全网愤怒。事发后,涉事医生被刑事拘留,并依法依规注销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予以开除,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管理责任的11名相关人员也被严肃追责问责。    

对于悖德违法的医生,当然应该依法严惩,以儆效尤。一再发生的医生泄露患者隐私事件,不仅给医护人员上了“尊重患者”的警示课,也给承担管理责任和具有保护患者隐私义务的医院敲响了警钟。    

一切为了患者,是医院秉持的和应有的宗旨,但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上。能否切实引导医护人员强化法治观念,有效防止类似的事情重演,考验着医院管理者的智慧。
更衣室安装摄像头?监控应止步于隐私场合

红网 作者:李洪  2024-07-01
据媒体报道,6月29日,尹女士带5岁孩子去恐龙水世界玩,在亲子更衣室淋浴后穿衣服时,发现该更衣室装有摄像头,并在监控室确认能拍到全身。7月1日,园区工作人员表示,亲子更衣室仅供儿童使用,成人应在成人区更衣,他们承认没有提示到位,并向尹女士道歉。然而,此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社会关于隐私与安全的广泛讨论,警醒大众在享受科技便利之余,也要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
在这个数字化日益盛行的时代,我们身处一个信息泛滥的世界,个人隐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隐私权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涉及到我们的个人自由、尊严和安全,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若依园区所言,亲子更衣室仅供儿童使用,难道儿童的个人隐私就应该被公之于众吗?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仅仅是成年人,儿童的隐私同样不容侵犯,儿童的隐私同样值得被保护。
诚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监控摄像头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公共领域,例如在家庭、商场、办公场所等多种场合,监控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安全监控手段,帮助我们实时了解各个区域的情况,有效预防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隐私场合,监控也应该止步。亲子更衣室设计之初,是协助家长看管小孩,以免走丢。但是,真正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加大更衣室管理力度,严格保障孩童的人身安全,而不是单纯靠监控捕捉。更何况,更衣室的视频一旦流出,难免不会被“有心之人”进行利用。
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刻不容缓。此类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一些服装店也经常被网友发现在更衣室安装摄像头。我国《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害。在日常生活中,如若遭遇个人隐私被侵害的情况,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构筑和谐社会,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担当抵制侵犯隐私的行为。
数字时代的浪潮不可抵挡,隐私与安全的博弈也将继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了个人隐私而努力,在这个数字世界中搭建“防火墙”,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

往期推荐:





2025届高考启程:叠词运用类默写


新高考语用新题型之人称变化专练


高考语文147分,我的方法和经历


文言文双文本专练10篇50题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24年7月热点时评素材汇总+时评】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yank.xrbh.cn/quote/684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aire.xrbh.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