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百万计的跑者继续见证着中国跑步圈这一年来的火爆:路跑赛事IP遍地开花;各种联赛层出不穷;跑步产业链不断扩张……
2017年中旬国家九部委发布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中的目标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参赛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200亿元。”
这意味着,2017年的中国跑步产业比2016年的“井喷”状态几乎又要翻一番。
在持续繁荣的跑步产业之中,中国的职业跑者和业余跑者们是不是也变得越来越好?或许我们能从2017年的几个关键词中窥探一斑。
关键词一:猝死
2016年初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时任田管中心主任、田径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杜兆才说:“过去一年,马拉松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田协)将把防猝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竞赛组织,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
遗憾的是,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跑圈的猝死悲剧还在继续。
健康参赛、安全完赛仍是跑友们最应该牢记于心的。2017年11月19日,在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中,一位33岁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处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这是在跑赛扎堆的11月份,短短14天内中国马拉松赛道上传出的第二则噩耗。而在2017年一整年中,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有媒体报道过”的猝死事件就至少4起。
猝死,再次成为了中国跑圈的“收官话题”。
“马拉松到底安全吗?”“主办方到底有没有做好赛道急救措施?”“跑者是不是不了解自己的状况就随便报名参赛?”
这样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在跑圈甚至是全社会讨论着,谁都无法给出一个令众人满意和信服的解释。
事实上,马拉松和普通的跑步不同,本身就是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项目。
近几年国内马拉松赛猝死记录。 数据来源:@跑步故事据国际体育组织统计,平均每5万名马拉松长跑者中会有1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另外,比赛期间因为各种原因被救治的人占到总参赛人数的20%-25%。
而在2017年国内发生的几起猝死悲剧之外,还有超过7名跑者在跑道上心脏骤停,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都被现场的医疗急救人员成功挽回了性命。
马拉松运动存在风险,要将猝死风险降到最低,则需要主办方和参赛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二:替跑
如果说,“猝死”是2017年跑者们最不愿看到的悲剧;那么,“替跑”就是今年跑圈最令人深恶痛绝的顽疾。
2017年初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防替跑”是从中国田协管理层到各级赛事主办方都在讨论的重点,因为这种违背公平竞赛原则的行为,给国内马拉松参赛秩序带了不良影响。
今年,中国田协试图通过“重典”来治理乱象——对首次违反上述条例的,将对参赛者实施终身禁止参加对应赛事的处罚;而第二次违反者,参赛者将终身禁止参加所有中国田径协会赛事的处罚。
然而,之所以称为“顽疾”,在于它这一年始终在跑圈里“挥之不去”。
一对替跑情侣在镜头前秀恩爱,引来了跑圈关于替跑“套牌”的声讨。今年9月的成都马拉松上,一堆情侣跑者在央视的转播镜头前接吻秀恩爱,却不成想这样的“甜蜜”镜头竟然暴露出其中的女性跑者“套用”了一张男子半程选手的号码簿。
就在同一个月,3位佩戴同一号码牌的跑者在北京马拉松上合影的照片也在社交网络上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每次蹭跑、套牌和替跑事件被公之于众后,田协和赛事主办方都会给予严惩,可惩罚之后,依然有跑者“顶风作案”。
北马中的三位“套牌”跑者。事实上,就在这一年,那场因为替跑而猝死的悲剧还在法庭上继续发酵。
这起国内首例马拉松“替跑者”猝死索赔案一审决驳回原告的赔偿诉讼请求,但据新华社报道,原告方当庭表示不服判决,将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这场对簿公堂的索赔案还在继续,而2017年的“替跑”问题,在新的一年如何应对避免仍在考验赛事方和参赛者。
关键词三:大满贯
“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World Marathon Majors)作为国际马拉松圈数百年积淀的产物,是令众多跑者心驰神往的终极目标。
集齐这六大赛事的奖牌,足以说明一位跑者的能力和资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同时这也是跑圈内的顶级荣誉。
而在跑步热刚刚兴起三四年的中国跑圈里,2017年,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四大满贯”赛事。
北马是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系列赛中的重要一站。2017年下半年,由中国田径协会创建并主办的中国马拉松大满贯2017-2018赛季正式启动。首个赛季中,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系列赛将包含北京马拉松、广州马拉松赛、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武汉马拉松四项赛事。
纵观这样一份“四大满贯”名单,跑者们不禁要问,“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和杭州马拉松这样的赛事,为啥进不了大满贯名单?”
面对质疑的声音,中国大满贯项目运营公司总经理吴江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大满贯虽然是政府主导、主办、支持的一个项目,但还是用商业的方式去做项目推广。这是一个产品,大家认可就进,暂时不认可就先观望。”
而上海马拉松官方在面对“为何不加入大满贯”的疑问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大满贯也好,世界大满贯也好,都是非常好的赛事组织,但是好东西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孙为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比赛应该把重点放在精英化和服务跑者方面,头衔还是其次,“从现在上海马拉松的能力、水平以及对需求满足的手段来看,我们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加入这个组织。但不管加入不加入,我们服务跑者的目标不会变。”
事实上,中国“四大满贯”的诞生只是2017年各类商业联赛的一个缩影,包括“亚洲马拉松大满贯”和“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等一些列赛事,名目纷繁复杂。
然而,在这么多所谓“大满贯”的比赛中,有几个赛事能真正达到“大满贯”的服务呢?或许只有时间去回答。
关键词四:业余跑者这几年,中国的跑步热被视为大众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每年超过三百场的注册赛事,为业余跑者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然而这些比赛与马拉松顶级舞台上的比赛竞技似乎并没有太多关系。
长久以来,中国竞技体育的“精英化”路线基本是——从体校到省市队再到国家队。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似乎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拥有这样的资格。
刘庆红作为业余跑者出战了今年的伦敦世锦赛马拉松赛。这一切在2017年改变了。
今年8月的伦敦世锦赛上,“北大女孩”刘庆红在女子马拉松赛场上以2小时52分21秒完赛,虽然仅名列65位,但她成为第一位以“业余跑者”身份,代表中国参加世锦赛的马拉松选手;随后在8月底的天津全运会上,“越野高手”运艳桥斩获了全运会马拉松项目第一个大众组别的冠军,成为得到全运会奖牌的第一位“业余跑者”;11月的长沙马拉松赛上,来自上海的大学体育老师李鹏爆冷击败多名黑人选手夺得冠军,他也是一名“业余跑者”。
运艳桥拿下了全运会马拉松大众组冠军。如果说,“马拉松大满贯”在中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马拉松办赛水平的成长,那么,越来越多“业余跑者”走上国际赛场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意味着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水平在飞速增长。
另一项数据或许也能佐证中国马拉松当下的水准,在2017上海国际马拉松上,跑进3小时大关的选手首次突破400人,其中大中华区选手364人。
而这些人中,有多少“业余跑者”能够一步步走向顶级竞技赛场,值得期待。
关键词五:非洲兄弟
“中国的马拉松比赛就是为非洲的黑人兄弟准备的。”类似的段子并不鲜见。
当马拉松赛事“井喷”后,几乎国内所有的国际级赛事或是超过万人的大型马拉松,大都由非洲黑人选手垄断前三名。
阿莫尼的凉鞋惊呆了很多跑友。2017年10月29日,嵩山少林寺马拉松,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莫尼甚至穿着一双蓝色凉鞋就拿到了第一名。不夸张地说,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奖金是这些非洲优秀跑者“主要的经济来源”。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最普通的一场马拉松比赛,1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在肯尼亚,相当于工薪阶层月薪的三至四倍,能够追平医生、律师等少数高薪职业的收入。
国内众多马拉松赛事不仅“养活”了一群“非洲兄弟”,也“养活”了非洲的“黑中介”。当然,这里的“黑”指的是他们的肤色,而这位“黑中介”就是如今在上海读书生活的欧辰。据报道,他目前服务着300位非洲兄弟,他们都是高水平的长跑运动员。
当然,这些来中国参赛的非洲运动员也并不是像中国跑友想象中“活得那么滋润”。他们有时候要飞行一万多公里、耗时十几个小时,而他们中也有一些人遭遇过“不良中介”,被卷跑了所有奖金……
如今,中国田协为了鼓励国内跑者提高水平,维持办赛市场的秩序,降低了马拉松比赛的奖金并限制了“特邀”参赛次数。
众多非洲选手来中国参加马拉松“捞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本土选手和非洲选手的“摩擦”也在2017年底进一步扩大。今年12月,在深圳宝安国际马拉松赛中,江苏选手石吉林的成绩本是半程季军,但肯尼亚选手MWANGI的经纪人陈山林却举报前者违规,石吉林被取消成绩,由MWANGI递补获得季军。而随后,石吉林又实名举报了陈山林的另一为黑人选手NJIRU违规参赛……
“非洲兄弟”就这样成了2017年末中国跑圈的有一个热词。热词背后折射出马拉松中混乱的商业利益以及办赛方的一些操作不当。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盘点│这五个关键词,帮你勾勒中国跑步圈的2017】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yank.xrbh.cn/news/4198.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博思语资讯移动站 http://kaire.xrbh.cn/ , 查看更多